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工程建设>>建筑文化>>

以文化自信担负起传统建筑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使命

  □ 温欣 马瑞

  曾经,城市的大拆大建给传统建筑带来了不少破坏。当前,在城市更新浪潮下,传统建筑作为代表城市历史文脉的文化瑰宝,对其进行“体检”、修缮和保护迫在眉睫。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体现区域风土人情的产物。作为地方人文发展的社会缩影,散布于城乡中的传统单一建筑、历史街巷以及民居聚落,极具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传统建筑保护和专业发展关系紧密,做好传统建筑的修缮和保护离不开古建类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专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完善专业标准,不断推动古建类专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为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贡献力量。

  深化专业改革,以更快步伐推动行业发展。2021年开展的全国中职、高职、高职本科院校中的古建筑修缮、古建筑工程技术、古建筑工程专业简介和标准编制修订工作,详细分析了古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加强中职、高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设计,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行业发展要求,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不断深化专业改革,积极适应“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职业”下的产业发展,在古建类专业改革发展上取得成效。

  聚焦文化传承,以更大力度培养大国工匠。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修缮保护和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相比,不仅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沉得下去、静得下心的工匠精神。应注重提升相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突出“工匠精神”要求,提倡形成“样式雷”“梁思成”“鲁班”精神进课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要求,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将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古建筑修缮保护、文本编写、资料整理等日常教学之中。同时,立足文化传承,在实践课程环节,要充分发挥行业中“师傅”传帮带作用,加强高校古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传统建筑工艺传承人和从业者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他们承担起实际操作教练角色;开展技能比武,定期举办省级或区域性的传统建筑工艺技能比赛,选树“土专家”“田秀才”,激发传统建筑工艺从业者的学技术、比本领热情,以更大力度培养更多古建大国工匠。

  围绕历史使命,以更强作为书写时代担当。围绕“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无论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还是传统建筑所独有的建筑思想、建造技术、装饰工艺等,都是传统文化最为宝贵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财富。面对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修缮和保护,也要在课程设置上融入科技创新,从而实现历久弥新,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载体,需要一代人以更强作为书写传统建筑保护的时代担当。

  对于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深化专业改革,围绕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不断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确保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将来能够留得住、摸得着、看得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有利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作者温欣为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副处长,马瑞为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干部)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