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工程建设>>施工技术>>

职业技能:古建技艺“大比武”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近年来,山东、北京等地举办古建类职业技能竞赛,能工巧匠现场比技艺、展风采,以赛促学,激发广大劳动者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情,营造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更多古建技能人才。

  “四艺”展工匠风采

  【镜头】山东省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大赛——“鲁班杯”全市建筑业(古建类)职业技能竞赛近日在曲阜市开赛,以“传承圣城工匠精神,弘扬古建优秀文化”为主题,包括古建筑木作、古建筑瓦作、古建筑石作、古建筑彩画作四个项目。竞赛现场艳阳高照、旌旗招展、彩带飘扬,四组参赛人员摩拳擦掌、各显身手。

  此次竞赛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按不低于高级工的要求)命题,竞赛方式为现场实操,共有15家企业、80余人参赛。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主要连接方法,以模数为设计和加工生产的尺度标准,柱、梁、枋、斗拱等构件组成了建筑的框架结构。在木作比赛区,参赛人员根据要求精准切割木料,细致打磨表面,精心拼接构件,单直半透榫卯、单直通透榫卯、直角十字卡腰榫卯环环相接。

  瓦作技艺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秦砖汉瓦”更是当时建筑技艺水平的代名词。世代相传至今,瓦作技艺不断得到再创造。只见参赛人员手持各类工具,或蹲或站,或切割瓦片,或拼接瓦当,努力达到直顺严密、整洁美观的工艺效果。

  石作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建造石建筑物、制作和安装石构件和石部件的专业。参赛人员灵活运用切割、打磨等技巧,注重线条流畅度和细节处理,将石块雕刻成各种形状。

  彩画色彩斑斓,给宏大巍峨的建筑平添了几分柔丽精致,其内里大有乾坤,一笔一画皆是匠人心血。参赛人员使用画笔、颜料,在木梁、门窗、檐角等建筑构件上绘制精美的图案,他们的笔触流畅有力,色彩搭配和谐鲜明。

  此外,本次竞赛探索建立赛、展、演、会“四位一体”职业技能竞赛办赛模式。竞赛期间,在鲁班故里园内设置往年技能大赛成果展,赛中赛后可现场观摩学习;增加技能演示环节,邀请琉璃瓦、木雕等非遗项目技师参加;赛后举办古建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内容包括学术研讨、历届获奖工匠经验分享等。

  精心为古建“上妆”

  【镜头】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北京市古建筑传统彩画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正式开始。选手们按照传统做法,一步一步进行刷色、攒色、打金胶、贴金等步骤,以高超的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娴熟的手法,悉心打磨手中的作品。

  在故宫、颐和园、恭王府等处的传统古建筑上,那些让人赏心悦目的雕梁画栋正是古建筑彩画工的杰作。“在中国古建筑领域,彩画不仅能起到装饰作用,还能保护建筑木构件,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本次比赛内容是古建筑彩画工艺中的核心技能,也是体现彩画工个人能力的一项标准,吸引了相关技能人才的踊跃参与。实操环节,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式坐龙天花彩画制作,即在不同的区域填充相应的颜色。从工艺角度来看,清式坐龙天花彩画的制作具有一定难度,要求选手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艺。一位参赛选手说:“古建筑彩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竞赛给了我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友谊,丰富了技能,收获非常多,感谢竞赛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竞赛强化古建筑彩画行业广大劳动者练本领、强能力的氛围,促进更多传统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古建筑彩画行业,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香山帮”打造精品

  【镜头】江苏省苏州市第三届“香山杯”古建营造职业技能大赛以“传承技艺,创新未来”为主题,设置古建筑瓦作赛项,包含理论考试和实操竞赛环节,汇聚了50余名参赛人员同台竞技。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被誉为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是“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重要流派。

  去年,《关于推动苏州市“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印发。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通过技艺的比拼提升,培育和考评一批技艺精湛的“香山帮”技艺人才,促进“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苏州市“吴地工匠”职业技能系列竞赛活动——第三届“香山杯”古建营造职业技能大赛举办。

  针对实操环节,裁判团分为三组,细致评估每位选手砌筑的每一个细节,从尺寸、水平、垂直、对齐平整、细部、连接及成品、职业素养7个方面对每位选手进行评分。

  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为苏州市建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人才的后备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推动“吴地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上一篇:竞赛现场:竞赛场上显身手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