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工程建设>>职工园地>>

用“精准”擦亮奋斗底色

  拼搏的汗水打湿脚下的泥土,黄色背心、精密仪器常年相伴,翻山越岭、追求“精准”的脚步从未停歇。“第一次用全站仪完成坐标放样的场景我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从1999年进入单位,到今年已经有23年的工龄的二十局一公司宁慈地铁项目测量班负责人何建刚与徒弟聊天时不禁感慨道。

  二十多年来,何建刚走南闯北,在10多个项目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从测量员到测量班长,从初出茅庐的“何工”到人人敬重的“何师傅”,他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一丝不苟帮助项目解决了一道道难题,堪称施工现场的“定海神针”。


  开展现场测量工作(谢建辉 摄)

  “一个项目刚进场要做规划,一次测量开展同样也需要精心谋划。”这是何建刚多年养成的习惯。每次工作前,测量工作的整个流程早已在他脑海中形成,所有关于现场的测量数据他都提前熟悉图纸复核尺寸和距离。数据复核采用数据与CAD图形相结合的方法,把计算的坐标画到CAD图上,然后在CAD上量取各部位间的距离和图形的几何尺寸,看是否与设计图绘制的相一致。有了数据与图形做支撑,施工现场就能做到随叫随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这样的操作能够达到直观高效的效果。尤其对于斜交构造物,图形直观性的特点更为显著。”何建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与同事分享。

  工程开工,测量先行,测量员常常被比作“工程之眼”。测量班作为项目的“千里眼”,何建刚深知,如果现场不熟悉,测量工作将很难开展。宁慈地铁项目刚上场,测量的主要工作是加密和复测,此时选点位置会影响以后整个测量工作效率和精度,这个问题他深有体会。为了做好项目上场前的测量工作,他带领着测量班的同事,风雨无阻,勤跑现场,在工地上选点埋点,那一段时间,他的微信步数每日破三万,“霸占”着大家的微信运动榜首。

  俗话说,生活中最有用的东西是自己的经验。为了确保宁慈地铁项目现场点位安全稳定,长期可用,按照测量规范要求,避开对测量工作有干扰的地方,方便架设仪器,提高控制网的精度,一个好的位置往往需要何建刚在工地上来回跑好几趟才能最终确定,多年的测量工作经验使得何建刚每次作出的选择,都让他的同事们佩服不已。跑现场已经是何建刚每天的“必修课”。“用他的话说,既掌握了现场的工作情况,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同事魏大伟调侃道。

  “耐心、细心、用心,才能保证测量精度万无一失。”何建刚一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全站仪显示屏,一边拿着对讲机不断指挥测量员调整放样位置以确保获得精确数值。在何建刚眼中,测量复核是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工程施工有着一次性的特点,复核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工作,如果现场测量复核仍有问题,就要考虑向上追溯计算数据是否正确,进行数据再复核。每次测量结束后,他总是细细盘算,认真检查测量中是否有错误。“要坚守每一毫米的细心。”何建刚常常对自己说,这更是他多年工作坚守的信条。


  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张亚鹏 摄)

  工作之余,何建刚最喜欢和老前辈聊天,学习宝贵的施工经验。白天在野外从事测量工作,记录下在测量过程中所遇见的疑惑,晚上便请教前辈,并把“解题方法”记在笔记本上,反复思考和学习,而这个笔记本也成了何建刚在测量工作上宝贵的成长体现。同时,他还利用书籍和网络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接触和了解最新的测量方法和规范,自学最新的测量软件,利用各种测量比赛提供的宝贵机会,苦练基本功,学习新本领,在奋斗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测量队是第一支进入施工现场的队伍,也是最后一支离开施工现场的队伍,需要的不仅是不怕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不断钻研、持续学习的恒心。”参加完一次技能大赛后,何建刚回想起奋战在测量一线的点点滴滴,脸上满是自豪。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