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程建设>>施工纪实>>
十年坚守 九死不悔
- 时间:2017-07-26 10:26
- 来源:建设行业信息网
---记中铁十四局海外公司副总工程师、厄瓜多尔项目办事处主任李树亭
廖厚艳 霍海军 张记力
中国有这么一批建设者:他们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怀揣“走向世界”的梦想,在“大海外”浪潮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他们躲过中东的枪林弹雨,跨越非洲的茫茫戈壁,穿梭在南美的茂密丛林……竹杖芒鞋,剑走天涯。他们是一群筑路人,黄色皮肤,黑色瞳孔。
现任中铁十四局海外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厄瓜多尔办事处主任李树亭,就是其中的一位。他1994年7月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先后在国内多项重点工程担任技术员、工程部长、副经理、总工程师等职务;2006年踏入非洲大地,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一干就是5年。2012年3,从非洲大陆跨越半个地球,来到南美厄瓜多尔,一干又5年,历任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M1段三工区的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厄瓜多尔萨莫拉大桥项目经理,先后组织洋洒洒医院,米拉多铜矿1、2、5、7号上山公路,铜矿拌合站、截水沟和施工便道、采矿工业场地平整等项目的投标和施工。在南美,他自主承揽,自主经营,累计承揽各类项目共计9个,实现承揽额1.94亿美元。
离家万里 最难是别离
橘黄的灯光下,一个清瘦挺俊的背影在灯光下默默地收拾行李。灯光下忽明忽暗的影子,倒映在沙发上妻子的脸上,明一阵,暗一阵,气氛有点尴尬,妻子的表情,落寞又冷静。此刻的她,心里是有些怨气的,记得2006年丈夫李树亭选择走向海外的那一刻起,这些怨气似乎一直在心里游荡,时而浓烈,时而寡淡。掐指一算,这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
这十年来,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看着老李收拾行李,默不做声,两人生怕说出那一句离别,下次再见,又不知要等几个月,甚至一年。她心疼这样的丈夫,知道他在海外的这十年不容易,本来挺直的腰板,因长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工地上颠簸,腰椎间盘突出症越发严重了,有时候钻心地疼;脸上的皮肤,常年暴晒在强烈的紫外线下,黝黑,消瘦,皱纹密布。
她也记得,当年老李在非洲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一年多没休假,回来的时候,家从兖州搬到了济南,老李已经找不到家门了,她独自在家门口等他一个多小时;她还记得,老李回到家,儿子那陌生又客气的语气,过了好几天才自然地叫出一声“爸爸”;甚至记得那无数个寂静清冷的夜晚,共享一轮圆月,却远隔天涯……她心里对这样的别离,无论经历多少次,仍不能习以为常。看看老李那已经微微弯曲的背影,清瘦的脸上皱纹清晰可见,灯光下的两鬓白发,像极了岁月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了二十几年的婚姻生活里。
她知道,行李开始打包就不可能停下来,一脚踏出国门,就不能再顾及小家庭了。老李的身上,扛着太多责任了:有对职工的承诺,对企业的责任,还有对家国的担当。想到这些,又有什么不能释怀和原谅的呢。
“去海外 ,我的行李是决心和勇气 ”
2006年,李树亭自告奋勇选择出国,他的感觉是复杂的。当时,中国铁建的内部,已经响起了“大海外”的号角,无数个怀揣干事创业梦想的年轻人都摩拳擦掌,想到海外去开拓边疆。老李也不例外:一方面,他内心的英雄主义情结让他坐立不安,他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当笼中之鸟,井底之蛙,应该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一番;另一方面,从未踏出国门的老李,对国外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兴奋,也夹杂着担忧和疑虑。
当飞机缓缓降落到阿尔及尔的机场,迎接他的是机场跑道边茂密的杂草。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机场,仿佛在田间劈出了几条跑道,落后又原始。走出机场,看到杂乱无章的露天停车场,从北京来到阿尔及尔,这种落差是巨大的。他来之前已经预料到非洲的落后,可未料到是如此程度。
非洲带给老李的“初次印象”,已经从机场的落后无限制的下坠。其实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在非洲已经算很不错的城市,这一座地中海边上的小城,浸润在法国的殖民文化中,与阿拉伯文化渗透,向来有“小欧洲”的美誉,已经发展成一个开放与包容并进,传统和现代交融的大都市。
从阿尔及尔到项目营地,还有整整四个小时的车程。整个阿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从东到西,只有一条还不如中国省道标准的公路,蜿蜒在北非的山峦峡谷之间,路的两边,是一片片葱郁的橄榄树,在地势险峻的山谷,时常埋伏着恐怖分子。
老李从踏入非洲土地的那一刻就明白了,他最重要的行李,除了干事创业的决心,更应该有面对新环境的勇气。曾经那些只能从新闻上听到的“罢工游行”“政变”“恐怖袭击”等,在非洲,都将成为家常便饭。
“要干就要干得最好,不能给企业和国家丢人”
李树亭在海外的第一个项目,是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M1标段。老李是个科班出身的技术干部,对于技术难题,有执着的攻克热情。他觉得自己有点倔脾气,遇到难题,从不愿躲让和回避。当年还是项目总工的他,遇到的第一块硬骨头就是OA251悬灌高架桥。OA251桥长420米,桩基24根,桩长14米,直径3.0米,为全长嵌岩桩,该桥大坡度穿越峡谷,跨越河道、铁路、公路,悬浇梁段处在半径为700米的小半径园曲线上,施工技术之难,不可想象。当年的阿国民众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能如期地啃下这块“硬骨头”。
李树亭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接到这个任务时,他被赋予了为企业和国家荣誉一战的使命感,他说:“要干就要干得最好,不能给企业和国家丢人”。
从2008年2月到2009年9月,一年半的时间,他和技术人员几乎天天坚守在大桥施工一线,抢晴天战雨天、冒高温斗酷暑,风餐露宿,夙兴夜寐,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成功突破了107米大跨度、700米小半径、悬灌梁施工与线形监控、邻近既有铁路挡墙基础基坑开挖等6项重大技术难题,使大桥于2009年7月22日提前3个月顺利贯通。
OA251的成功,在阿国可谓一战成名。它像横跨在北非山峦的一条巨龙,吸引了阿国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当时阿国最著名的建筑大学组织师生前来观摩学习,师生们看到如此先进的施工工艺,如此完美的外观设计,惊叹地说:“一座桥,就是一所大学,我们受益匪浅。”
李树亭不仅赢得阿国的民众的尊重,就连他的对手日本、韩国等公司也竖起大拇指,前来取经学习,由衷的赞叹道:“中国企业是受人尊重的企业,中国工程技术是世界一流的!”
“会干还要会算,我不相信突破不了固定总价合同”
从阿国获得的荣誉并未阻止李树亭再战南美的决心。2012年初,李树亭调入集团海外公司,担任厄瓜多尔萨莫拉大桥项目经理。萨莫拉大桥全长243米,宽11.6米,总投资849万美元。开始,大桥由某国家的CCC公司承担施工,他们只钻了9根桩,因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被业主驱逐场外。
李树亭上任伊始,每天总要去大桥施工现场,看着这个被撂下的“烂摊子”,他焦头烂额。无论怎么算,按照目前的合同价格,怎么干都会亏损。他站在河边一根烟接着一根烟,既要保证质量,又不能走压缩成本这条路,决不能干偷工减料的工程。于是,他想另辟蹊径。干国际工程的人都知道,一个项目如果是固定总价合同,再想同业主谈突破总价,新增合同额,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树亭心里盘算许久:“不能坐以待毙,一定要去试一试,没有先例,我就来开创这个先例。”
李树亭决定从源头入手,他和技术人员一起认真研究原设计方案、施工合同,在设计图纸没有转换完成的情况下,优化了设计方案并与业主签订了补充协议,避免经济损失45万美元。在设备材料购置上,他多次与业主沟通,终于争取到了165万美元的材料设备预付款,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长期的施工经验,使李树亭认识到,效益的来源不仅要会干还得会算。为此,他和相关人员用了整整十天的时间认真地研究承包合同,发现了西语合同与中文合同在某些条款上存在分歧,正是这些分歧可能导致效益的流失。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先后52次到首都基多找业主沟通协商。从工地到基多需要在昆卡市乘一个多小时飞机才能到达,为赶上唯一一班的飞机,他们每次都需要在晚上2点出发,走上7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昆卡,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业主最终同意合同总价由849万美元变更为1338万美元。
施工中,李树亭和他带领的团队,坚持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克服了施工环境差、桩基成孔、大跨度非对称悬浇、超长预应力张拉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提前4个月完成施工任务,其采用的“挂篮悬臂浇施工技术”,更是开创了厄国桥梁施工的历史,受到时任总统科雷亚的高度赞扬。
一个本来会亏损的项目,在李树亭那一股不服输、不怕输、不能输的拧劲儿之下,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他的这一股执着劲儿,不但没有惹怒业主,反而打动了业主,赢得了业主的信任和尊重。李树亭打破了固定总价合同不能突破这个传统,开创了海外“二次经营”的先河。
萨莫拉大桥之后,厄瓜多尔市场在李树亭的带领下遍地开花,短短5年的时间,从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逐渐经营成一个“集约项目群”市场,先后承揽了9个项目,合同额接近2亿美金。李树亭经常对手底下的兄弟们说:“我们不仅要会干,还要会算,只有算好经济账,咱才不会亏损,找到了项目亏损的点,才能对症下药,扭亏为盈。”
不一样的铁汉情
项目的员工说,很难评价李树亭是一个怎样的项目经理,因为他有太多面。作为项目经理的他,务实敬业,每天6点准时起床,晚上得忙到12点之后才能休息。员工有些时候不太理解他,觉得他对工作太“精益求精”,有时候甚至为了工作有些不近人情;但同时,为了照顾女职工,他把工地上条件相对好的总经理办公室让出来给女职工居住。厄瓜多尔项目部地处山区,气候潮湿,蚊虫肆虐,他皮肤因为过敏甚至发生溃烂,他仍然觉得有义务照顾每一个员工,自己同员工一起吃住,从不搞特殊,是一个体恤员工的好领导;在4.20雅安地震之后,虽身处国外,他知道后第一时间组织职工给灾区捐款,自己带头,上行下效,是一个心系祖国,心有大爱的人;每逢过年,他很少回家,他总说项目上这么多兄弟姐妹都不能回家,他得在工地上陪他们过年,这样在异国他乡才有点年味儿,他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而唯独,这十年驻守海外,他唯一亏欠的是家庭,每逢营地的夜晚静寂无声,所有的职工都已入睡,他总拿出随身携带的全家福照片,泛黄的照片,妻子和儿子灿烂的笑容,他忍不住要看哭。这么多年,他在家庭里的缺位,已经太久,太久,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全家一起过年是什么时候,也记不清上次给孩子过生日是几岁。
十年筑一梦
人们常说要实现“中国梦”。而说到“梦想”,李树亭却很难总结出一二。他说:“我是一个粗人,像我这样的人,中国铁建有成千上万个。我只知道,我干的项目不能亏损,跟着我干的员工不能出事,还有我不能让手下的弟兄们受委屈。我也不能干对不起公司和国家的事儿。这就是我的梦想。”
在中国,在海外,在全世界各地,像李树亭这样的筑路人有成千上万。他们身上像插着翅膀,为了工程和项目,从南飞到北,从东走到西。他们修的路,成为经济腾飞的输血动脉;他们架的桥,使沟壑天堑变通途;他们修的隧道,如打通一国之“任督二脉”……他们是一群平凡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为着生活在劳累奔波,他们又是一群不平凡的人,用他们的双脚丈量“世界”,用他们的双手为筑起“中国梦”,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中国人”。
(责编:王达)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