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工程建设>>建设精品展示>>

中建八局:当好中建集团高质量发展“顶梁柱” 打造中国建造闪亮名片

  新时代,“中国建造”品牌享誉全球,一批建筑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作为中建集团的优秀“排头兵”,中建八局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忘国资建筑央企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积蓄蓝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坚决当好中建集团高质量发展“顶梁柱”,以中国精神、中国智造、中国担当、中国方案,向全球递出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友谊、中国特色的名片。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

敦煌文博会系列场馆

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西安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赓续“中国精神”

  缔造时代传奇驱动力

  中国在经济、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迅速发展,“中国速度”举世瞩目,“中国精神”深入人心,中国建造“基建狂魔”的称号应运而生。如今,“中国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图腾”,内涵日益丰富,在世界大舞台上持续绽放异彩。

  中建八局前身是原基建工程兵22支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城乡建设,被誉为“南征北战的铁军,重点建设的先锋”。从“军装绿”到“中建蓝”,中建八局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忠诚担当、使命必达”的中国建筑精神,以炽热的初心、独具的匠心播撒奋进的种子,铁军足迹遍布全世界,不断用实干实绩书写“八局速度”,展现“中国精神”。

  悠悠古道,千年敦煌,中华文脉,绵延不朽。中建八局承建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系列场馆项目采用“EPC+装配式”建造模式,主导装配式、产业化、数字化设计理念,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26万平方米现代化综合场馆和32公里景观大道建设,创造了业内瞩目的“敦煌速度”“敦煌模式”“敦煌奇迹”。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入选中国建筑业改革开放4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刷新“超算速度”,服务“东数西算”工程。济南超算中心主楼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仅用时108天,其中超算中心主楼钢结构封顶仅用78天,刷新了国内单体钢结构的安装速度,仅用20天就完成了近10万平方米的建筑外立面幕墙安装,实现了美观、节能的效果。中建八局以高速度、高品质、高水准建设超算中心,高质量服务世界一流的E级超级计算机。

  塑造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第一高度,建设80多座大型机场航站楼、60多座大型国际会展会议中心、70多座大型现代化体育场馆、300余个三级甲等医院……中建八局创造的“奇迹”在各地持续上演,这是大力推动创新、不断攀登高峰的生动写照,是铁军精神薪火传承、接续奋进的鲜明例证,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形象印证。

  笃定“中国智造”

  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筑业作为重要的实体经济来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当前,以数字技术与建筑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展开,与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推动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迈向“中国智造”新征程。

  中建八局牢牢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时代机遇,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在智能平台建设、智慧工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数字建造等多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中建八局积极参与国家级高端建造装备重点技术攻关,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年10月发布《中建八局智能建造装备认证办法》,系统推进智能建造装备研发规范化。聚焦建造终端支撑,形成智能建造产品、绿色低碳产品、工业化产品等多业态智能化产品。截至2023年年底,全局认证装备53款,其中智能建造装备33款、建造装备20款。

  构建建筑施工新范式。打造“天工开物”智能建造体系,探索一条智能建造发展的新道路,即以装备群体作业的方式完成主要工序的建造,实现数字化的全要素覆盖,将传统工地转变成为由数字大脑驱动、装备自主作业、生产要素协同的有机体,通过“天工开物”整体解决方案解决场景问题,打造拥有“数字生命”的群体智能工地。

  打造道路建设新体系。发布“路智纵横”道路附属智能建造体系。该建造体系分为路、智、纵、横四大部分,旨在以全路域战略布局、数智化建造装备、纵贯式创新研发和横跨式综合管控,全面革新道路附属多场景施工方式,解决了道路附属设施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对边坡整形、拱形骨架护坡、边沟建造等传统施工工艺进行有机整合和全面革新,多装备组合实现流水线作业,施工效率可提高50%以上。

  创建智慧运维新模式。在智慧城市运营领域,中建八局形成多业态的数字化支撑能力;在智慧医疗方面,“医智维”运维管理平台将BIM技术融入医院建设运营中,在数字世界中体验全景式运营、可视化决策、立体式呈现,已经在南京市中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成功落地应用;在建筑运维方面,“慧筑云”建筑智慧运营平台实现建筑资产、空间、环境、设备运维等全域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建筑整体运行效率,改善建筑安全品质、环境舒适度、服务品质,实现建筑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建八局创新成果在全国各地普遍应用,引领行业发展。在北京,中建八局打造了全国首个5G智慧工地,引领智能建造新突破;在广州,新世界增城超高层项目应用C130超高强机制砂混凝土,被誉为“最强混凝土”;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黑科技”——尺蠖仿生式造楼机3.0“天府号”,在中海天府中心项目完成首次顶升,刷新国内同类型工程新纪录;在山东,跨徒骇河大桥项目成功应用国内首个千吨级碳纤维索锚体系,实现了国产碳纤维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建八局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了多个业内第一,为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路径,为建筑业开启新征程拓宽了道路。

  践行“中国担当”

  凝聚振兴伟业向心力

  中建八局始终牢记新时代国资建筑央企使命责任,心怀“国之大者”,牢记“民生福祉”,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基础设施“火箭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奏响了中建八局基础设施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潮涌千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中建八局匠心建设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卫星厅,已成为国际空港、一流航空枢纽、全球货物集散中心。攻坚克难,参建深圳地铁9号、13号线、深惠城际铁路纵横鹏城,支撑大湾区加速融合。火热建设中的G207公路,建成后快速推进茂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连接两广的深南高铁,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连接两个革命老区的“红都动脉”瑞梅铁路,扩大湾区辐射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八桂大地,柳梧铁路大干正酣,未来将成为川渝云贵及桂中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货运交流的主通道;踏平坎坷,苍昭高速公路从大山中蜿蜒而出,让湾区活力延伸西部,让山区群众驶入脱贫致富快车道。

  长风浩荡,长三角城市群持续扩容。中建八局参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开创国内垂直换乘交通枢纽先河,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了强劲引擎。参与新建沪杭高速铁路,助力“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建设,为实现东西互联、激活长江经济带贡献关键力量。承建沪苏通铁路顺利投运,缩短上海至南通通车时间至1小时6分钟,极大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承建上海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打通临港联通世界主动脉,助力新片区打造国际级“滨海未来城”。参建上海S7公路,完成国内首个全预制拼装桥梁,参建的S3、机场联络线、嘉闵线、崇明线,将有力促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参建宁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成功开启“宁镇扬”一体化时代,为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按下了“加速键”。承建的浙江嘉兴火车站作为嘉兴市“百年百项”重大项目和“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已成为传播“红船精神”的重要媒介。

  号角峥嵘,西部大开发续写华章。在陕西,中建八局承建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东航站楼即将投用,“长安盛殿”为三秦大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在重庆,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建设鏖战正酣;在四川,开航3年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吞吐量突破3700万人次;在新疆,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进入收尾冲刺阶段;在西藏,雪域高原的贡嘎机场正振翅翱翔。除此之外,中建八局还承建了成达万高速铁路、渝万高速铁路、渝昆高速铁路、西安地铁14号线、西安地铁8号线、重庆轨交27号线……从机场到铁路,从地铁到绿道,从隧道到高架,从道路到桥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建八局持续打通西部交通“大动脉”、畅通城市“大循环”,不断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新时代“丝绸之路”。

  在中部崛起的征程中,中建八局承建的平漯周高速铁路正加快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和走廊服务水平;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大附一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成功完成首例临床肿瘤患者质子放疗,为中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在湖北武汉,匠心打造武汉南太子湖综合整治工程,探索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新机制……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主战场,中建八局勇当建设先锋,负责施工的沈白高速铁路吉林段捷报频传,参建的哈大高速铁路、敦白高速铁路、长珲城际铁路冲过冰雪、气贯长虹,匠心建设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大机场,催化东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建八局铁军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持续书写着实干担当的新篇章。

  聚力振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建八局在陕西、甘肃两省五县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事业,成立“建证”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治富治愚,扶贫扶智”创新模式,打好党建、产业、就业、教育、消费“组合拳”,争当乡村振兴主力军,实现帮扶点全部提前脱贫摘帽,成为中建系统唯一 一家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单位。中建八局连续多年开展“大手拉小手”“中建蓝·五四红”“关爱留守儿童”“健康义诊”“植树护绿”等特色志愿者服务活动,践行社会责任,贡献八局力量。

  责任担当,打好抗旱、抗震救灾等系列组合拳。2023年,中建八局积极响应中建集团部署,西北公司主动承担支援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抗旱救灾工作,历时25天、横跨1250公里,圆满完成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21口抗旱应急机井援建任务。中共甘肃省委向中建集团发来感谢信,对中建集团全力以赴支援甘肃省抗旱救灾工作表示真挚的感激和敬意。2023年12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中建八局集结1800余名铁军、27台汽车吊,全力拼搏,连续奋战,仅用24小时就完成900间箱式板房拆卸、装车工作,运往抗震一线。在积石山县,60小时搭设完成1348间箱式板房。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等发来感谢信,对中建八局抗震救灾的实干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构建“中国方案”

  传递合作共赢协同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这一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理念被赋予全新含义,表达出中国将携手世界各国为之奋斗的坚定意志,是中国对世界庄严的承诺。

  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中建八局紧跟中建集团脚步,将自身优势与当地发展深度融合,服务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尽展大国魅力,传递中国友谊名片。

  以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开罗地区以东50公里,是中资企业在埃及承建的最大城市建设项目,也是埃及国家复兴计划的重要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62.8万平方米。其中,高达385.8米的标志塔是中央商务区项目的核心,集办公、酒店、商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是“非洲第一高楼”,被誉为“埃及的新金字塔”,成为中埃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的典范。

  中建八局研发适用于超高层泵送的高强混凝土,其最高强度可以达到C100,创造了沙漠高温地区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纪录。首次把“多快好省”的溜槽技术引入了埃及,创造了当地单体建筑最大基础筏板、超大型基础筏板浇筑最快纪录、最大单日混凝土浇筑量等三项第一。引入大国重器——“空中造楼机”,标志塔核心筒节约工期90天,核心筒和外框钢结构施工分别实现“四天一层”和“三天一层”的建设速度,助力核心筒施工达到“零风险”,建设效率提高20%。

  中建八局与当地300多家企业合作,促进上万名劳动力就业;在埃及开设了中国境外首所“鲁班学院”,与当地10余所高校保持良好合作。联合使馆承办“唱响埃及”华语歌曲大赛,拍摄驻埃中企首部多语种形象片,举办10余场“建证幸福”开放日,促进行业发展。成立“建证未来·蓝海益路”志愿者服务队,打造“建证幸福书屋”,开展6场“建证幸福”系列文化讲座,举办庆祝中埃建交65周年书画摄影展,开展中华文化日、中非青年工匠交流营等活动,让大家了解中国、喜爱中国,在“非洲之巅”闪耀起“中国红”。

  传承弘扬“丝路精神”,中建八局以“中国建造”的最高水平,助力属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建筑产业发展、拓展当地人民幸福空间,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出海”发展道路,经营足迹遍布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中建八局输出中国技术、展现中国品质、履行中国责任、作出中国贡献,已成为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和助力大国外交的骨干力量和先锋队。

  中国支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建八局先后承接了一系列地标建筑,作为服务全球发展的“中国方案”,55个非盟成员国元首峰会永久会址——非盟会议中心、毛里求斯唯一门户机场——SSR国际机场、中资企业海外承建的最高楼——吉隆坡标志塔、泰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中泰高铁、新西兰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柏悦酒店等一大批项目,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企业形象,让“中国建造”品牌更响更亮。

  赓续“中国精神”、笃定“中国智造”、践行“中国担当”、构建“中国方案”,中建八局坚定当好中建集团高质量发展“顶梁柱”,全力打造“强优高大”新八局,以“驱动力”“生产力”“向心力”“协同力”展现“中国力量”,为建设“三标杆、两示范”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贡献铁军智慧、铁军力量、铁军方案。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本版内容由中建八局西北公司提供

上一篇:绿色与科技共融——探秘成都大运会场馆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