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工程建设>>企业管理>>

质量是一种态度

  【建设行业 报道】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说:“20世纪是追求生产效率的世纪,21世纪将是追求质量的世纪。”今天,这句话不再只是一个预言,质量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可以说“没有质量,等于死亡”。有人会问,质量到底是怎么出来的?检验出来的?生产出来的?或者是设计出来的?甚至有人半开玩笑说是处罚出来的。

  以前,人们将质量不好怪罪于制度不好,但在费尽一番心力、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后,经各种形式的过程验证,却发现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和飞跃。其实,这当中的原因在于制度本身只是一种管理工具,它是“死”的,只有通过人去执行,制度才能“活”起来。如果不依据规定来执行,制度设计再怎么周全、完善,只会愈来愈繁琐,为的就是要想尽办法规范那些不遵守制度的人,结果执行不下去,而且防弊成本高于创造的效益,严密的制度终将再度沦为一堆恶法,与所期待的目标结果相背离。

  因此,不管质量是检验出来、生产出来、设计出来,甚至说是处罚出来的,这些都是一种概念,一种强调从源头控制的重要性,一种强调质量在每个阶段都很重要的观念。然而,真正影响质量的源头是人;换句话说,质量只是完成工作以后所呈现的结果。左右过程质量的,是人的行为,而行为则是一个人态度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工作时所持的态度将决定质量的结果。

  就像有一次我在岛隧沉管预制厂房内巡查模板安装施工时,发现一个模板工人拧螺丝的过程很“特别”。往前细看,他拧完一排螺丝后,回头用手检查一遍再拧下一排的螺丝。当时我非常好奇地问他,拧个螺栓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他说,螺丝拧好后,牢固当然很重要,但这只是基本要求。虽然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工人不见得会注意这个小小的动作,也不会认为多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可以抱着随便的态度,每个人一定要抱着视自己的工作如创造作品一般,非得将作品精雕细琢,看到自己都觉得满意的程度才能罢手,这才是工作,否则只能算是做工罢了。那一瞬间,我想到了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件简单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一缕飞花、一个疵点、一次粗心,都是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成败。那一刻,我内心深深受到触动,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工匠精神吗?

  又如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除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之外,林县人民工作的态度至关重要。比如99.99%的浓度在责任心强的人眼中就是99.99%,多0.01%少0.001%都不行。而在敷衍塞责之人的手中可以用配比99%的浓度代替99.99%。尽管作业规范,技术要求上面的数字赫然在目,仍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试想这种态度能出好产品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是的,做工与工作的不同点就在于此,前者是把事情做完,就万事大吉,后者是把事情做好、做精。把事情做完,会让熟练度增加,但作业层次不会提升,经验也不会随岁月增加而增长;把事情做好,则是一种学习,工作层次会随着经验累积慢慢提升,能够快速成长。

  做一件事的质量层次,完全在于我们持何种工作态度来执行。如果每个人都能抱持积极正面、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做事,相信不必经过层层关卡来稽核,必然可以做出让顾客称赞的好质量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质产品。

(陈刚强)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