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工程建设>>职工园地>>

我的岛隧七年

  【建设行业.报道】时间过得很快,我在岛隧第七年了!现在仍清晰记得,2011年2月27日下午,我马不停蹄地经过海陆空交通,从上海抵达珠海桂山岛,开始了我的港珠澳大桥岛隧之旅。

  初来乍到,碰上赶工时期,连空气都觉得特别紧张!当时办公楼还没建好,办公地点在桂山半山上的一幢两层小楼,所有部门都在大厅里办公。一进办公楼大厅,每人一个格子桌,图纸堆得如山高,文件到处都有,新的旧的。当时和大家一样觉得没什么不妥,现在想想却是心有余悸,万一拿错了图纸,落下了文件,后果不堪设想,这可是世纪工程啊!后来项目部引进了OA系统,无纸化办公,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及时看到和了解最新图纸和文件。当时领导讲了一句令我至今仍印象深刻的话:“不了解最新的项目信息和动态,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也做不好。”这是更关键所在,没有全局观,一根钢筋都绑不好。

  当时预制厂临建施工工期紧,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施工进度,并不是很注意施工现场的文明,材料、工具、设备堆放无序。沉管正式开始预制时,整个预制厂仍像个大工地,材料堆放凌乱、施工通道杂乱无章、烟头杂物满地等,但中交总经理部要的是一个现代化工厂,而不是传统的施工现场。这样的工厂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于是,项目部邀请外面专家对项目员工、班组长进行“6S”管理培训,并组织骨干参观广汽本田工厂、日本施工现场,学习他们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参观培训后,大家都明白什么是现代化工厂,什么是标准化工地,但能否做得到,大家心里都没谱。但是大家的目标是坚定的,态度是坚决的——一定要打造一个现代化的超级沉管预制工厂。

  就从“人改变环境”开始。从烟头治理抓起,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点。抓烟头就要抓到没有工人边作业边吸烟,地上没有一个烟头;抓安全帽就要抓到每个人都穿戴规范,没有一个工人违章作业;抓班前会就要抓到每个班组每天都要录视频,每个工人都参加,都在状态……每一步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收获也是对大家的鼓舞,文明施工上来了,违章作业少了,产品质量高了。大家也终于理解那句简单粗暴却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工人在垃圾堆里干活,做出来的东西也是垃圾。”

  到追求“一尘不染”的极致。“一尘不染”的要求从沉管的顶推轨道清理开始,向其他设备设施延伸覆盖。从厂房到浅坞,8万吨的沉管需平稳行走一百多米距离,我们试过用时近一个月,当时大年三十了,大家还在沉管底下讨论对策。外籍专家也束手无策:“顶推压力太大了”。最后大家目光聚焦在滑移轨道上的细小颗粒,肉眼几乎看不出来。我们把千斤顶、轨道、滑板等等所有设备材料都清理得一尘不染,一遍、两遍、三遍,直到戴上白手套在表面来回擦,白手套还是白的。奇迹发生了:顶推压力一降再降,越来越顺利,时间由原来30天缩短到6天、5天、4.5天、4天,最快的一次仅仅用了3天。不光提高了效率,还节省了成本,仅滑板一项顶推一次就可以节约三十多万,这是管出来的效益。最后,我们将“一尘不染”无限延伸覆盖,实现了流动设备的一尘不染,加工设备的一尘不染,厂房环境的一尘不染,深入到工作态度上的一尘不染,思想上的一尘不染。

  最后到“环境改变人”。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预制厂环境实现“一尘不染”后,反过来,整洁有序文明卫生的环境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每一个人。工人没有参加班前会,一天的工作就没有开始;设备操作员一有空闲,就主动对设备反复擦拭,认真保养;地上偶有杂物烟头,任何人见到都会主动拾起......每一个人变得主动了,大家都是预制厂的主人,这就是成果。

  记得有这样一幕:一个外单位的老总来预制厂参观,刚下车,就点上一根烟,还没来得及吸一口,发现地上没有一个烟头,便悄悄地把烟掐灭,揣进自己兜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会发生,是预制厂的环境感染了大家,不仅改变了人的行为,还改变了大家的思想,进而传播岛隧正能量。

  近段时间,有几个退场的班组长回访,坐下来聊天时,他们无不感慨:“在这里,在四航局岛隧项目的带领下,我们不光有了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在别的地方也用上了,给老板的感觉就不一样!”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七年岛隧工作生活,没有“七年之痒”,没有对过去2000多个日夜辛酸的感慨,更多的是对项目管理的思考和总结,继续努力,追求更大进步。

  最终胜利的号角仍未吹响,我们仍需不忘初心,朝着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线贯通最终目标继续前进!


(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陈聪/图文)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