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工程建设>>新闻报道>>

用大爱筑就央企担当——中建二局河北沽源县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建设记事

  曾经的村庄,房屋低矮,破败不堪,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星星点点地散落在道路两旁。如今的安置房白墙红瓦,一排排整齐有序,室内宽敞明亮,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远远望去,仿佛点缀在绿色丝绒上的一颗颗红宝石。

  短短一年间,河北沽源县丰源店乡太平沟村、老掌沟村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搬进了新家,这大炕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样,现在我们也住上了有卫生间的大房子,心里暖暖的,感谢中建二局的小伙子们!”8月底喜迁新居的乡亲们拉着中建二局沽源县易地搬迁项目经理田贺的手,心中满是欢喜。

  

  项目部员工到老乡家中回访

  2018年8月,中建二局的建设者们来到沽源,历时365天克服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以建筑人的使命与担当,圆满完成了5个自然村的整村改造工作,实现244户贫困户的集中安置,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肯定,用大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建设起一排排安置房,彰显了央企的责任和担当。

  没有路子趟出新路子

  “怎么这么冷啊?”这是项目经理田贺来到项目的第一句话。那是去年8月份,田贺穿着一件薄外套,160斤体重的他却“冻得直哆嗦”。原来,沽源县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年均6级以上大风60天,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冬季最低气温达到-38℃,夏短冬长,每年有效施工时间非常短,365天的工期,事实上只有120天左右的时间能够施工,在如此恶劣的施工环境下,建起404套房子,压力极大。

  没有图纸,中建设计集团的设计师们就一张一张地在电脑上画,城里人哪里了解土炕的结构和制作流程,为了做好设计,他们向老乡请教,前后设计了十几稿,最终设计到了乡亲们的心坎上。随后,田贺亲自指挥建设第一批样板房,房屋的朝向是典型的正南正北,房子建得差不多了,这几户的主人却不接受。他们有着自己世代相传的老规矩:老掌沟是个风口,房屋必须是西偏南15度才行,这样做饭时烟才能排出去。项目部一起开会讨论后决定,将建好的样板房拆除,重新按照老乡的要求施工,确保让他们住得舒心,住得满意。

  经历过大风大浪,建设起幢幢高楼大厦的田贺和他的同事们没有建设扶贫安置房的施工经验,没有面对过如此恶劣的施工环境,没有同时面对400位“业主”的经验,但是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冬天极低的气温,使得太平沟村和老掌沟村冰冻线极深,“哈尔滨的冰冻线深度大概是1.8米,而这里冰冻线深度是2.3米。”项目党支部书记王超在哈尔滨工作了5年,从未想到沽源的冰冻线比哈尔滨还要深这么多。这么深的冰冻线,给排水管道要埋到3米左右深的位置,这对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挖这么深的管道,村民们开始担忧了起来,“挖这么深,我们房子会不会塌了啊?”

  一边是更难的施工要求,一边是村民们的疑惑,给排水管道铺设工作进展很慢。王超知道不能等,必须解决村民的疑惑,让他们安心。他带着项目工作人员,深入每一户每一家,与村民进行了反复沟通,最终决定,回填时不原土回填,而是以石灰和土3∶7的比例搅拌后回填,这样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有了村民的支持,施工进度加快,给排水管道铺设好,村民们吃水用水问题便能够得到解决,房间外的旱厕也可以升级为室内的抽水马桶,解决了上厕所的大难题。

  

  拆迁前的房屋

  没有标准建成高标准

  “我已经干了近十年工程了,但瓦房还是第一次做,我们单位很多年没有做过瓦房了,施工标准这方面是空白。”项目经理田贺说道。没有标准就没办法施工,这么多村民等着呢!田贺与设计团队一起商议对策,“没有标准,那我们就自己制定一套标准,制定一套最严格的标准!”

  下定决心,田贺带领施工团队与设计团队的人员一起,按照城市房建最严格的标准制定了一套“瓦房标准”,比如墙面的垂直度,碧桂园等大业主的施工标准是±5mm,他们定为±3mm。对工长、分包管理人员、工人进行反复交底,细致、针对性的交底,让每一位现场人员都能明白标准,都能够按照标准施工,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标准制定出来了,却遇到了更为棘手的问题,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做过瓦房,对瓦房的施工工艺不熟悉,施工时候无从下手。这可愁坏了项目团队。田贺左思右想,“我们不懂,当地的干过瓦房施工的师傅肯定懂!向他们讨教!”田贺带着项目团队,挨个拜访当地做过瓦房施工的村民,向他们讨教施工的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次拜访,项目团队终于掌握了瓦房施工工艺,并且结合多年城市房建施工的经验加以创新和改进,为工程保质保量顺利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建设计集团的设计师们将城市房屋必备的卫生间和厨房“嫁接”到沽源县扶贫安置房上,就连洗手间都是干湿分离的,项目部同样按照城市房建的高标准完成施工,给老乡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受到省里驻村书记和乡亲们的称赞。

  在屋顶施工时,关于屋面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等,老乡和项目部再次意见相左。项目部决定按照国家标准,将安置房建造成高品质的放心房,屋面材料选择了10厘米的保温岩棉+砂浆板材。老乡们则希望沿用他们用了几百年的黄泥土。这次,项目经理田贺决定坚持高标准,他一次次地做老乡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把新科技运用到扶贫项目建设上,并最终以经受住风雨洗礼的高品质房屋为中建二局代言,让乡亲们从心底里信服了。

  

  新建成的安置房

  没有私心奉献大爱心

  在太平沟村和老掌沟村集中安置房开工建设之前,政府就为每家每户分配好了位置,村民知道自己的房子在哪里,对房子建设格外关心,这样,项目部就要面对400位业主的“个性需求”。“我家要多一个门洞”“我家窗户再开大一点”“我家要加一个烟囱”“我家这堵墙得拆掉”……每天都有村民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项目部工作人员头都大了,“我们以前都是做城市的房建,都是标准间,照着图纸施工就行了,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个性’要求。”项目生产经理乔振东介绍道。为了满足村民的要求,项目做了“民居自主变更登记表”,村民们将要求登记下来,项目施工团队与中建设计集团设计团队按照要求进行论证,在不影响质量、安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满足村民的要求;而影响质量、安全的情况下,项目部便要与村民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

  上百份的登记表,每一个要求都要反复论证,有些项目部员工不理解,“图纸给我们了,我们按照图纸施工不就行了吗?为什么每家每户的要求都要满足?”项目党支部书记王超解释道:“这些房子盖起来村民们就要住一辈子了,这些要求不满足,把房子盖起来老百姓也不会满意的!我是河北农村人,我知道穷的感受,所以我们要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些事情,不是把房子盖完就行了。”

  一张张登记表,一次次论证,反复与村民沟通交流,项目团队为每一户村民“私人订制”了满意的安置房,满足了400余位业主的个性要求。

  今年4月,天气逐渐回暖,但处于海拔1500多米的坝上地区,乍暖还寒。随着项目规模的逐渐扩大,公司相继从其他项目调来新生力量。对工作还没有满3年的青年员工包森来说,他又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一天早上,为了测量房屋尺寸,他提前来到工地。正在他埋头工作时,身后传来了一声,“嘿!小伙子,这么一大早就起来工作啦?”一位看着比他父母还要年长的老大娘用着地道的方言问道。从没有和村民打过交道的包森赶紧直起腰回复道:“是啊,大娘,工期紧,早点来工地看看。”话音刚落,老大娘从自己手挎箩筐里,拿出几个还带有泥土的山药蛋塞到包森的手中。“我那户房子,全是靠你们建的啊。你们小超(王超,项目执行经理)跟我们谈过好几次施工方案,看到新房子心里真是高兴啊,谢谢你们。”大娘高兴地说道。包森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顿时心里敞亮了,原来,自己做的一点一滴老乡们都记在心里了。经过一年的朝夕相处,田贺和他的团队用大爱之心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关爱。

  8月30日,太平沟村、老掌沟村404户村民乔迁新居,住进了宽敞明亮、舒适温暖的大瓦房,中建二局的建设者们也即将结束这次的建设和扶贫工作,踏上新的征程。

  “老百姓笑了,说明中国建筑干得好!老百姓的笑容就是这‘草原天路’变迁的见证!”

(责编:李霞)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