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程建设>>新闻报道>>
中国建筑正式进入地铁运营时代
- 时间:2020-05-21 09:10
- 来源:建设行业信息网
5月20日
中国建筑首个地铁运营项目
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迎来首列地铁运营客车
正式进入地铁开通运营实施阶段
为2020年底高品质初期运营
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场直击
揭秘中国建筑运营的首列地铁客车
上午10时的接车仪式,一袭“盛世桔”涂装的电客车正式亮相。电客车采用4动2拖6辆编组,DC1500V架空接触网受电的A型车,列车全长140米,车体最宽处为3.08米,车顶距轨面高度约3.84米,全车总重量约230吨,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坐席数为252个,最大载客量可达2600余人。车体采用铝合金高顶鼓形车体,总计配置车辆数为34列,共204辆。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25.488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1座。该项目是中国建筑的第一个全要素投资、建设、运营的地铁项目,此次顺利接车标志着中国建筑正式进入地铁运营时代。
轨道上的郑州
打通各种运输方式
“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
作为郑州市第一条轨道交通PPP项目,由中建基础代表中建集团运营管理的3号线一期是郑州市建设“轨道上的郑州”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进一步完善“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网络与轨道交通的紧密衔接,实现航空、铁路、地铁、公交、出租的有效接驳,打造各种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
▲航海东路车辆段航拍
该线路北起于惠济片区的省体育中心,南止于陇海铁路圃田站以南的航海东路站,是郑州中心城区一条由西北至东南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计划于2020年12月底实现载客试运行。预计建成通车后,市民搭乘地铁3号线从省体育中心站到陇海铁路圃田站,最快只需1个小时。地铁3号线更好地促进了郑州在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地市开通城际公交等联动,实现公共运输领域资源共享、市场共赢,形成“1+4”大都市区公共交通体系互联互通。
复工达产
郑州最难地铁建设历程
项目计划工期3年零9个月,为确保疫情防控、复工达产,中建基础、中建南方、郑州地铁3号线项目指挥部成立了分级现场复工专项督查组,监督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方案落实;开展党员“三创三亮”活动,以党建引领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全线实施“三区”封闭式管理,按时消杀;“点对点”包专车,保障500余名劳务工人安全返岗;及时开展核酸检测,累计组织核酸检测1200余人,加快人员进场分流筛查;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办公、培训,有序推进运营人员分批实操和取证。
项目的高效推进得到了郑州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复工复产伊始,郑州市副市长吴福民带队深入施工现场考察调研,充分肯定了项目防疫复工工作的各项举措,并对开工以来攻坚克难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高度评价。
项目穿越郑州市六个城区及商业密集区,征地拆迁、管网迁移、交通导改难度极大,为同期施工的几条线路中前期工程数量最多、难度最大的线路。通过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切实打造 “无破损、无错台、无渗漏、无污染”的“四无”精品隧道,实现了已完成隧道验收100%一次性通过,并在中建基础在建轨道项目得到推广。
面对郑州北三环立交桩基托换、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盾构长距离小净距下穿污水干管等难题,项目积极开展科研立项,获省部级工法9项,专利8项,发表论文27篇,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科技示范工程。
(责编:王琪)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