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程建设>>新闻报道>>
打通“西咸动脉” 再添“利民纽带”
- 时间:2021-04-08 11:31
- 来源:中国建设报
在陕西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项目现场,硬化路面干净整洁,雾炮机、喷淋系统自动喷淋,扬尘噪声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告别了“灰头土脸”的刻板印象,项目现场热火朝天、整洁有序。
“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串联了咸阳市区以及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设车站7座,全长10.61公里。”中电建(西安)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少鹏介绍说。作为首个连通西安市与西咸新区的轨道交通线路,西安地铁1号线是连接西安与咸阳的重要交通动脉。随着西安地铁1号线的不断延伸,将进一步推动西咸一体化发展,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
双重下穿攻坚克难
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由咸阳市政府委托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和运营,通过“交通一体”助推“行政一体”,推动西咸融合发展。因为是少有的跨区域两市共建项目,因此建设过程中协调接口多、协调工作量大。“除了协调工作外,施工的主要难点在于工程盾构区间下穿渭河等河流、郑西高速铁路等既有铁路线,技术要求和施工风险都比较高。”项目业主方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业主方所说的下穿铁路线,指的是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秦都站至宝泉路站区间盾构下穿徐兰高速铁路、陇海铁路以及咸阳西货场线路基段。区间盾构下穿徐兰高速铁路为地铁首次下穿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段施工,盾构施工期间,做好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是确保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和地铁施工安全的重点。针对盾构下穿高速铁路施工,业主组织设计、施工、监测等单位以及科研院校开展课题研究,严格审定盾构下穿高速铁路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反复论证。
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中华西路站至安谷路站区间下穿渭河,西安市轨道集团组织多次专家会审后确定选用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这也是在陕西地铁工程中首次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泥水盾构法适合下穿大江大河或者大湖,与传统工法相比,泥水盾构技术难度更大。盾构区间穿越渭河河槽,下穿渭河约600米,盾构机距离河的底部约为15米,距最低冲刷线约为5.5米,隧道洞身主要穿过的地层为中砂局部夹粗砂层,安全风险大。”温少鹏表示,为了确保盾构下穿渭河施工顺利进行,盾构施工前,结合地质情况及下穿作业的工程特点,建设方组织各参建方开展了盾构机适应性技术分析。通过采取优化刀盘、注浆及油脂系统设计以及加强尾刷密封设计,增加泥水盾构施工安全保证。“泥水盾构掘进是通过将泥浆送入泥水仓内平衡开挖面的土压力和水压力,保持开挖面稳定。开挖的土砂以泥浆形式输送到地面,通过泥水处理设备进行分离处理,达到循环使用。盾构施工期间,将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施工,加强渭河的变形监测,保护周边环境安全。”该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说。
“智慧化”监管保障项目安全
“安全管理从工人走进工地就开始了。”中电建(西安)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安环部主任陈康荣介绍说,项目部通过与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茗股份”)合作研发的智慧工地云平台与劳务实名制系统对接,在工人进场时实现信息收集、共享和使用,降低劳务纠纷风险;通过智能识别安全帽及反光衣穿戴等情况,加强特殊工种区域管理,提高防护用具穿戴率,规范工地安全施工行为;通过智能识别员工越界、外来人员入侵行为,规范施工区域安全管理,保障工地安全,为现场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在暗挖法隧道施工中,采用了多个系统进行叠加式管理,包括了实名制出入管理、视频监控、人员定位及隧道智能管控系统,整套系统数据与工地管理云平台进行对接,可在云端查看掌子面的实时数据及历史统计记录,也可通过手机端接收报警通知,支持数据导出和阈值设定。”该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项目已经实现井上井下的实时通信、井下图像数据的采集,从空间上、时间上全面准确掌握井下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动态信息,实现施工组织最优化。
此外,项目采用枪机和球机结合的方式,在施工现场及办公区设置了全覆盖、无死角的视频监控系统,做到了全程监控、全程联动,精准把控现场脉络,缩短管理半径,保障了项目安全。
“我们采用了品茗股份提供的塔吊监测系统,对塔吊运行的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其中防碰撞算法达到了196种,且支持平臂塔、动臂塔和轨道行走塔,在市面上塔吊系统中位于前列。”该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支持塔机运行数据分析,可以提供详实的运行效率报告,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施工进度。此外项目还将塔吊等大型设备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运行数据,保障安全操作。
“针对工程项目‘检查难、整改难、管理难’等问题,项目部采用了隐患排查系统。”陈康荣介绍说,这一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端直接上传安全和质量问题并进行数据分析及整改,全链条呈现检查整改过程,责任到人。此外,还能根据问题分布和态势,智能分析问题趋势和完成情况,并将安全和质量问题自动分类统计分析,智能生成各种报表,问题高发区一目了然,便于及时有效整改。
毫无疑问,智慧平台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的全面监控与分析,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温少鹏看来,信息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今后我们希望将城市规划、轨道交通、市政设施、水系治理等领域,通过系统集成到一个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平台,从而实现对城区更系统、科学的规划,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
□冯路佳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