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工程建设>>地方频道>>

北京实施施工图审查改革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2022年以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在多审合一、数字化审图、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基础上,探索实施“告知承诺+联合抽查+信用评价”等举措,全力深化施工图审查改革。

  自改革实施以来,勘察设计单位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加强,勘察设计质量明显提升,质量安全更加可控。2023年及2024年施工图无违反强制性标准项目比例分别为87.6%、88.5%,提前完成从2021年的50%至2025年提升到80%的改革目标。绿色低碳全面融入勘察设计,在施工图审查检查中突出绿色建筑等低碳宜居指标落实。截至去年10月底,2024年共检查完成新建装配式建筑408项,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1813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58%,提前完成至2025年达到55%的改革目标;检查完成新建绿色建筑共535项,新建绿色建筑建筑面积2558万平方米,全市新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执行比例达到100%。勘察设计市场秩序持续改善,构建形成权责明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的监管体系。累计对484家勘察设计单位、491个项目负责人开展信用评价。

  转变监管方式,从管项目向管行业转变。针对责任主体责任弱化、“保姆式”服务不利于勘察设计质量整体提升等问题,从对工程项目开展施工图事前审查转变为面向行业单位开展事后监督检查,对在事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信用评价,通过信用评价强化企业主体和设计负责人的责任意识。通过“告知承诺备案+全程线上申报”实现政府监督全过程无打扰,建设单位备案即可开工,提高建设效率,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及主体责任。

  实施联合监管,形成“一套图纸、一次检查、多项内容、多方受益”的新格局。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组成联合抽查主体,借助北京市施工图数字化监管平台,委托审查机构对质量、消防、人防、绿色建筑、装配式、超低能耗、无障碍、地标实施、规划监督9个专项内容开展抽查,推动全市设计质量监管“一张图”建设。9个专项内容形成“审与验”闭环管理,使政府行政监管更加高效、行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政策执行更加有力。平台目前共存储图纸3760万张,这些图纸成为开展质量监管、消防审验等工作的有力抓手。

  建立设计行业信用管理体系,首次建立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双信用”积分制度。形成施工图质量“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价、事后信用奖惩和信用修复”的全流程信用监管机制,运用“信用扣分+责令整改+行政处罚”实行阶梯式分层级惩戒,引导建设单位选择水平高、信用好的设计单位。制定《北京市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对审查机构开展信用评价,通过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参考、暂停严重失信的审查机构的审查业务等管理措施,审查机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审查机构管理模式更趋完善。

  统一施工图审查尺度,建立审图高频问题的动态反馈机制。通过每月召开“网上技术法庭”建立申诉机制,持续完善信用体系和管理机制,2024年针对施工图检查中的异议项目召开申诉专家会12次,邀请专家152人(次),处理申诉问题165个。结合日常审图出现的高频问题,编制完成检查要点2.0版。创新技术服务手段,通过周三服务开放日等发布审图常见问题、剖析典型案例等,为设计单位解决技术疑难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审查标准、统一审查尺度,推动建设工程设计标准应用的统一。

  罗 威

上一篇:甘肃实行图纸全过程数字化闭环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