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工程建设>>企业领袖>>

思想变道,发展才能驶上快车道

  ——访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建)成功跻身千亿集团。一个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近70年历史的大型国企,如何在浩荡的市场大潮中激流勇进,迅速崛起。面对千亿集团的新起点,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陕建集团又如何擘画新蓝图,起航再出发?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陕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接受了本报专访。

  ■■■思想变道,发展才能驶上快车道

  问:近年来,陕建迅速崛起,引起全国和行业的广泛关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陕建的发展历程。

  张义光:陕西建工集团成立于1950年3月,是最早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及海外经营权的大型国企,具有工程投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采购为一体的总承包能力,拥有国际工程承包、建筑产业投资、城市轨道交通、钢构制作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古建园林绿化、地产开发建设、商混生产配送、物流配送供应等产业。

  目前,陕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1.9万余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35人,高级职称人员1843人,国家一、二级建造师6317人,注册安全、造价工程师30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7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工程建设类人才称雄西部地区,在全国省级建工企业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陕建取得科研成果数百项,获全国和省级科学技术奖88项、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21项、国家和省级工法535项、专利494项,主编、参编国家行业规范标准90余项。荣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61项,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63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项、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21项。

  多年来,陕建坚持省内外市场并举,国内外市场并重,国内市场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际业务拓展至27个国家。

  2018年,陕建获“鲁班奖”4项、“国优奖”9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省级建工企业之首。新增1项公路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形成了9个建筑工程、4个市政公用工程、1个石油化工和1个公路工程的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体系,总量在全国处于领先。

  2018年,陕建新签合同额2054.79亿元,同比增长18.97%;实现营业收入1006.22亿元,同比增长20.03%,实现利润总额18.13亿元,同比增长44.06%。其中利润增长率是营业收入增长率的2.2倍,效益短板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最值得一提的是,陕建实现营业收入过千亿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总体规划的“建成千亿企业”目标,成为陕西省第四个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国有企业。

  问: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陕建建成千亿集团,取得这样的成就,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张义光:马克思说:“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以,陕建营业收入从1978年的1.79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006亿元,从根本上要归功于改革开放。40年的浩荡浪潮,让陕建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市场洗礼中完成蜕变。去年,我们特意将建成千亿集团表彰大会的时间选在12月18日,就是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致敬,向这一伟大变革致敬。陕建是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如果从陕建内部来看,支撑陕建发展有三个关键点:

  一是优秀文化传承。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陕建成立于1950年,曾长期隶属于原国家建筑工程部,先后参与荆江分洪工程、人民大会堂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五”期间,156项国家重点工程,陕建承担了其中的29项。正是这段“央企”历史,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再加之成立之初职工大部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而来,逐渐涵养出“吃大苦,耐大劳,出大力,流大汗”的奉献精神和“开得动,站得住,攻必克,战必胜”的铁军作风。2016年,陕建用90天完成了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项目65万平方米、13.5万吨(用钢量相当于3.5个鸟巢)的厂房钢结构吊装。2017年,用240天完成了全国一次性开工面积最大——51个单体、165万平方米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工程的主体封顶,正是优秀文化薪火相传的生动践行。

  二是持续思想创新。只有思想变道,发展才能驶上快车道。40年来,陕建不断打破思想桎梏,求变立新,逐梦前行。上世纪末,陕建推动管理层和劳务层“两层分离”,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技术密集型的嬗变。近年来,陕建突破所有制和地域壁垒,在省内外组建以股权为纽带的属地化公司,成为市场开发的强劲引擎,市场份额以年30%的速度增长。

  三是矢志接续奋斗。企业的发展是一场接力赛。正是一代代陕建人事不避难、闯关夺隘地接续奋斗,陕建才跑出了今天的好成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棒也有每一棒的“娄山关”“腊子口”。如今发展的接力棒落在我们手中,我们这一代人既要用好天时地利人和的陕建新优势,只争朝夕,跑出发展的加速度,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着眼企业未来战略谋篇布局,特别是要落实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举措,增宽增厚企业发展后劲。

  ■■■大不一定强,但小一定不强

  问:建成千亿集团后,陕建的下一步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目标?

  张义光:我们曾提出“五年两步走”的奋斗目标,第一步目标是建成千亿集团,现在已经实现。第二步目标就是到2022年,实现企业整体上市和进入世界500强。

  实现企业整体上市,着眼于规范运营,体现的是高质量发展。企业就像人一样,总体上看起来精气神不错,但也有许多体制机制“亚健康”。我们要通过上市来一次彻底体检,祛除那些阻碍企业发展的“亚健康”,永葆肌体健康,使之成为一家管理规范、受人尊敬的现代化企业。

  进入世界500强,立足于规模效应,着眼高质量发展。企业不成长就会消亡,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逻辑。有人说世界500强比的是规模,是大不是强。当然大不一定强,但小一定不强。建筑行业已进入分化时代,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加剧,不重视速度和规模,就很难获得更多资源。努力迈进世界500强,不是为博得一个好名声,而是为拿到进入价值链高端、产业链顶端的入场券。

  没有无速度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速度,这两个目标体现了高质量和高速度的统一,也体现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和“做大”的统一。当然,要登顶这两座高峰并非易事,需要科学谋划,上下同心,非有滚石上山的毅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不可。

  问:那么,陕建围绕实现这两大目标将如何做?

  张义光:纵观建筑业发展,行业两极分化和竞争加剧的态势愈发明显,科技化引领、规模化集中、国际化竞争、一体化发展,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工程总承包、投融资带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未来陕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战略引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科学清晰的战略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以最快速度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将按照“发展差异化、经营区域化、管理精细化、法人属地化、机制市场化”的战略,引领企业跑出发展的高质量和高速度。

  二是创新驱动。要以属地化合作、投资带动总承包和产融结合为重点,创新经营模式。要整合全集团的科研资源,邀请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组建高层次的研发平台,集中攻关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行业先进水平的“拳头”成果,使之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名片。创新市场开发,巩固省内市场的“主战场”地位,打造省内属地合作的升级版;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等建设热土,力推省外市场属地化和区域化,握指成拳,纵深推进。创新海外市场“出海”模式,抱大团,借大船,将“一带一路”机遇更多转化为发展红利。

  三是改革助推。拆除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切藩篱,推动企业上市,加快内部资源整合,外部并购重组,打造企业的新支撑。做精做专装饰、钢结构、市政、房地产专业板块,打造专业品牌,做大经营规模。发挥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的乘数效应,推进产业链上优质企业的并购重组。加快面向市场的内部改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四是降本蓄能。降成本是骨头上剔肉,“刀法”必须要好。要借助企业信息化管理工具,健全管控体系,实行集约管理。建立基于互联网的集采大平台,挖掘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内部市场,树立底线思维,全面防范风险。

  ■■■不要时时总算账,要学会算总账

  问:您提出了“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对方先赢,让对方多赢,最终实现共赢”的合作理念,请您谈谈这一理念的背景和意义。

  张义光:这个理念是我们和客户长期合作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来的。

  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利润只是企业存在的结果。企业只有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才能实现价值。从客户角度出发,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客户的获得感,做到同价质优,同质价优,同质同价服务优,让客户感觉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让对方先赢,让对方多赢”,这是对客户利益的排序和保障。现在大家都讲合作共赢,但过程中总有先和后、多和少之分。在合作中,如果总想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占大头,合作伙伴就会越来越少。这一理念也体现了中国的“舍得智慧”,有舍有得,先舍后得,大舍大得。

  “最终实现共赢”,体现了合作目的,也符合商业规律。我们倡导的共赢是建立在让对方利益得到保障基础上的共赢,是建立在长远合作基础上的共赢。我们不赞成市场竞争中的零和博弈,那不是共赢,而是多输。

  有人认为这一理念是一种策略和姿态,而我认为这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处世之道。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吃小亏占大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企业也是如此,不要时时总算账,而要学会算总账。

  ▲▲▲后记

  在谈到作为掌舵人的心路历程时,张义光说,惶者生存。尽管很多人对企业发展赞誉有加,但他对企业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仍很不满意。他强调,如今陕建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机不可失,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窗口,乘势而上,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责编:王达)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