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安防与消防融合发展的现状
- 时间:2020-06-02 08:10
- 来源:建设行业信息网
安防市场从模拟时代走到数字时代,又从数字时代发展到智能时代。其发展过程是多个行业效率和技术产品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产生了融合反应而发展的。公共安全领域中,公安行业、司法行业、政务服务行业等多个对安全防护有前瞻需求的行业组织在追求“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视频监控、卡口门禁、周界防护、出入口控制等安防基础设施。随着政务服务和行业效率建设不断被重视提升,安防市场的基础设施作为智能化建设的数字沃土再次被赋予新的定义,成为了互联网+、网格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务云、警务云、视频云等融合发展的最佳应用阵地。
消防的融合分为两段式发展,一段为应急管理部挂牌成立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消防部门以总队、支队的形式存在于委办局政府衙门体系中,部队特色的消防官兵其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资质认证都颇为高企。在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后,消防被纳入了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工作不再是原来安监局的扩大版,而是集围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应急管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处置部门,使多个部门的职能职责更加聚焦更加统一,包括安监、消防、市政府应急办、三防办、地震、地质灾害、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灾备物资储备等于一体。从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救灾转变,从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到这一期间安防与消防的融合发展状况:
第一,安防的场景适配性和消防的场景适配性得到统一的融合。无论是公安行业的打防管控服场景,还是消防的监测预警防火灭火都关注监测、防控、管控、指挥的应急救援场景,场景适配方面都围绕着重点风险、重点人员、重点区域进行安全以防为主的手段措施。
第二,安防与消防在技术上共性融合越发统一。无论是网络通信、应急指挥、单兵载具、大数据风险监测预警、各类技战法都触类旁通,公安以这些技战法来解决人、车、组织、事件的问题。消防以这些技战法解决物、责任主体、事件的问题。他们都有和而不同的共性,都需要关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情况怎么样的基本问题。围绕位置、状态、事件、资源来看,安防关注重点场所的某犯案位置、当前治安状态、发生打砸抢事件的过程、处置的流程和周边警力分布。消防关注消防风险隐患点的位置、涉及火灾爆炸泄漏的相关温度、湿度、压力、浓度的状态,发生燃烧火灾爆炸的事件波及范围,防控圈区域周边影响,进出消防通道和救援路径,以及最近的消防设施、消防物资、灭火器材、救援队伍的分布资源等。
第三,安防和消防的建设模式和参与者愈发相似。随着国家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的发展进步,消防行业建设的门槛逐步降低,有实力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等都能够参与到消防系统建设中来,而且不再是单一的烟囱式的建设模式,和应急管理的各类建设项目一起,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如智慧消防、城市生命线工程、消防大脑、智慧应急等项目,建设模式包括政府采购、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权运营绩效合同等多种形式。也只有这样才能激活消防市场的消防主体责任,从源头阻击,从隐患点打击,从过程的管控,从风险等级的防控。以上三方面使得安防与消防的融合发展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责编:李霞)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