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构建要素协同网络 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 时间:2025-11-11 10:55
- 来源:中国建设报
——安徽优化资源配置为建筑业发展添动能
本报记者 孙宇枫
近年来,安徽省聚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围绕金融、材料、人员三大核心要素,构建“全链条赋能、多主体协同、数字化驱动”的行业要素协同网络,破解产业痛点、优化资源配置,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添动能。
创新“安责险”融合模式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针对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风险高、事故预防服务落地难、监管数据分散等痛点,安徽省创新推出“安责险”“政府监管+市场运作”新模式,构建“保险+服务+科技”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兜底”的全流程安全管理。
在监管机制上,打破数据壁垒,依托房屋市政工程“安责险”管理平台建立穿透式管控体系。平台抽提220余项监管指标,有效支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投保、理赔、事故预防服务进行实时、在线监管,全面掌握“安责险”工作落实情况。
在运营服务上,打造专业化事故预防服务运营平台,落实“应服尽服”工作目标,实现服务过程可追溯、服务结果有保障。平台内置200余项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结果评估服务,规范保险公司、服务机构作业流程,提升事故预防服务的质效和工程项目本质安全。
在企业赋能上,平台打通了企业与保险公司的线上连接通道,降低双方对接成本,有利于提升全省投保覆盖率,落实“应保尽保”工作目标。
打造“建采云”数字平台
规范招标采购生态
针对建筑业招标采购流程不透明、供应商管理不规范、采购成本高等问题,安徽省依托“建采云”数字平台,构建覆盖“招标采购、询比价、竞价、谈判、商城直采”全场景的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招标采购“阳光化、高效化、标准化”。
在流程优化上,“建采云”实现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采购全流程在线化。平台支持多种采购方式,灵活适配不同业务场景,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显著提升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更引入AI(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识别围标、串标、标书雷同等风险,为“阳光采购”保驾护航。
在资源整合上,“建采云”构建“优质供应商+标准化物料+绿色建材”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平台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资格审核机制和绿色建材认证机制,由专业工程物资团队对供应商资质和产品质量进行层层把关,让专业技能进一步助力物料信息标准化,智能匹配项目需求,让建材采购与寻源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在生态拓展上,“建采云”创新融合供应链金融服务,有效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以数据智能赋能企业决策,助力建筑产业实现更精准的战略布局与可持续发展。
构建“一人一码”体系
激活产业人才动能
面对建筑业新型人才短缺、关键岗位持证率低、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安徽省以“一人一码”为核心载体,覆盖人才“办事、集市、展示、生态”四大功能模块,打造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平台,赋能建筑业人才监管数字化、流程管理智能化、政策执行精准化。
在培训服务升级上,平台推出“一站式+多样化”培训解决方案。集考前辅导、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等资源;创新“产学研用”融合模式,开设“徽匠工坊”,探索多元化技能实操培训新范式。同时,平台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学员反馈、技能认证通过率等指标动态调整课程内容,确保培训实效。
在人才服务优化上,平台构建“一人一码”全流程服务闭环。打通资格考试报名、职称申报、技能认证、法律咨询等各类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无需多头跑、重复提交材料。同时,人才通过专属“工匠码”,培训、就业、用工等务工场景全链接,实现全场景“一码通”。此外,平台采用第三方+自营相结合模式,严选优质培训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服务体验。
安徽省通过构建建筑业要素协同网络,以数字化手段打通责任保险、招标采购、人才服务的堵点难点,实现“安全有保障、采购更透明、人才有活力”的发展目标。下一步,安徽省将持续深化要素协同改革,推动更多行业资源纳入协同网络,为全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造师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水利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中国能源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全球资源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环保设备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