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程建设>>项目经理>>
只为今生不留遗憾
- 时间:2015-05-18 10:48
- 来源:建设行业信息网
——记中铁一局四公司雀儿山隧道项目部总工程师姚志军
认真办公
讲解施工
现场检查
在全长7079米、海拔4270米的世界第一高海拔特长公路——雀儿山隧道施工中,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施工技术团队,他们在荒无人烟的雪域高原,在从未涉猎的高原隧道施工领域,不仅经受住了高寒缺氧艰苦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而且在高原冻土、涌水、岩爆、断层及单向长距离通风供氧等世界第一高海拔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创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姚志军——就是这个号称“中国十大夺命公路之首”川藏公路国道317线,中铁一局四公司雀儿山隧道项目部的施工技术负责人。
追 求
1996年7月,姚志军踏着父辈们的足迹,带着父辈们没有完成的希望和梦想,从陕西渭南铁路工程学校毕业来到了中铁一局四处,开始了自己穿隧架桥修路的人生旅程。
今年42岁的他,从丰准铁路到雀儿山隧道,经历了14个工程项目,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参加了户县人民路、312国道扩建,咸阳、银川两个机场工程建设,丰准、神延、武广、西宝、云桂5条铁路工程建设,锦阜、梨温、京福、昌金、济荷5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从技术员到项目总工程师,对施工技术工作的热爱近乎于疯狂的他,默默无闻的在技术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20多年来,一直从事技术工作的他,养成了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当技术员时,他抄平放线,技术交底一丝不苟,很快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担任工程部长和项目总工程师后,钻隧道、上桥梁、跑路基,他抓技术、搞培训、带学生,他总是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每个项目的管理策划书,每个开工点的技术资料,每一道工序的技术交底,他都亲自审核,亲自把关,技术工作上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
2012年9月5日,在中铁一局四公司云桂铁路项目任总工程师的他,接到中铁一局四公司劳人部的一纸调令,让他到雀儿山隧道项目部担任同职,当时,他脑子里闪现第一反应就是高原缺氧、环境恶劣,再就是自己能否拿得起这个项目的施工技术工作,别的他没有过多考虑。但多年来从没有在工作上讲过任何条件的他,毅然答应了组织安排,翻山越岭,长途奔袭,来到了雀儿山脚下。
他说:从1991年打第一条隧道,到现在大约有15条之多,长度将近20千米,干雀儿山这样的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还是第一次遇到,不能给今生留下遗憾。”
他十分热爱施工技术工作,喜欢尝试不同的工程技术,去中铁隧道局、中铁一局五公司学习过隧道施工技术,之所以来雀儿山隧道,就是因为它是当今世界上最难的公路隧道之一。虽然和自己一起参加工作的一部分同学已经是公司领导,很多都是项目经理,面对这些,他十分平静地说:施工技术永无止境,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挑 战
雀儿山被称为国道317线“第一险”和“鬼门关”,从内地到雀儿山,高原缺氧引起的头痛脑胀、嘴唇干裂、无法入眠等各种反应,让初到雀儿山的人们不同程度出现了心里恐慌,加上人烟稀少、无水无电、物资匮乏等艰苦的自然环境已经让许多人精神崩溃,望而却步;还要在这里坚守几年修雀儿山隧道,这确实是对一个人精神意志的最大挑战。
姚志军说:他和大家一样,高原反应也很强烈,思想也反复斗争过。但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能够参建世界第一高海拔长大公路隧道,这既是人生一次挑战,也是今生难得的一次机遇,更是施工技术和精神毅力上的一次挑战。
前所未有的雀儿山世界第一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施工,根本没有什么经验和资料可查询。隧道刚开始进洞,就遇到了大难题——我国标准将围岩分为5级,洞口处的围岩学名“冰水堆积垄”,由山上滑落的砂石堆积而成,冬冻夏融,地质特性极不确定,是Ⅴ级围岩中的“极品”,掘进中稍有不慎就会塌方。“挖隧道不怕硬,但是冰水堆积垄软硬无常,让你有劲没处使”。据地质探测数据显示,此类围岩段长达130米以上。
姚志军心里十分清楚,困难面前没有退路而言。他白天在工地反复勘察,召集技术骨干进行技术研讨,晚上上网查阅收集各种施工技术资料,再通过核算检验不断优化,常常伏案编写施工方案到凌晨,最后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实施方案。以新奥法施工为基础,开挖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三台阶七部开挖法,突出“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弱爆破、早喷锚”的原则,充分保持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提高隧道施工安全。保证隧道顺利穿越高原、高海拔、高寒地区冰水堆积垄围岩地段。每天由掘进50公分,慢慢提高到80公分,这短短的 130米,却整整打了近半年。而当他上报的各种变更的各种施工工艺、工法得到了监理、设计、业主相关领导部门的认可,他顿时泪流满面。
探 索
在雀儿山高海拔公路隧道施工中,各种意想不到的施工技术难题层出不断,许多科技攻关项目和施工技术方案急需组织实施。
2013年11月28日,在隧道平导施工中,断层比设计里程提前到来,在还没调整支护参数的情况下,隧道掌子面突然发生局部坍塌。姚志军第一个赶到工地现场,马上联系监理和业主代表到场,及时与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紧急商量对策,面对掌子面还在不断往下垮塌的岩层,他没有被这突然袭来的事故打乱阵脚。在定下实施方案,得到监理、业主的同意之后,马上与现场相关作业人员一起抢险施工,不管是强行打锚管、注浆、先稳定岩层,还是初喷混凝土、架箱、立拱架等其它工序,他始终坚守塌方现场进行指挥。现场其他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姚总,你安排好了,就回去休息一下吧!”他却坚定地说:“我不能离开,处理坍塌中会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我只有呆在这儿,心里才踏实”。
在处理坍塌的四天三夜里,他一直坚守在隧道里,肚子饿了,就叫人把饭送到隧道里来吃,实在太困了,就穿着军大衣在开挖台架下面靠着,打上一会盹儿。他仔细琢磨每一个细节,亲自动手参加抢险,整个抢险过程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当他带着满脸的油污,穿着拖泥带水的军大衣,疲惫不堪的走出洞口时,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作为项目施工技术工作的负责人,姚志军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大。为了尽快攻克施工技术难关,把高原隧道施工工艺工法及技术创新发明的宝贵资料留下来,他带领项目部年轻的技术人员以及作业队各班组施工骨干,第一时间深入施工现场对各种数据进行反复勘探和计算,认真思索策划每一个科研课题,精心收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份原始资料,带领他的技术团队,针对围岩变形大、变形速率高的特点,制定了一整套超前思维、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处理方法;在变更改进隧道通风供氧方案中,他白天黑夜加班加点,亲自蹲点观测,反复测试,终于圆满完成通风供氧设计变更方案,在2104年底的专家论证会上,他的通风供氧方案论述得到了与会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肯定;时常他人以进入梦乡的时候,他房子的灯还亮着,他在伏案忙碌着,三年来他编写高原施工工法24篇,总结形成的《高海拔高寒地区穿越冰水堆积垄隧道施工工法》、《高原高寒地区隧道施工阶段通风升温施工工法》、《高原高寒地区蛭石保温砼施工工法》、《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冬季施工工法》、《高海拔隧道隔板风道施工工法》等,上报合理化建议20余项,多项成果获得局级以上奖励,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项。这些技术成果在雀儿山项目的施工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工程质量控制上,他从开工准备时,就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学习隧道施工规范,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大到钢架构件,小到一根焊条,严格规范、定期检验,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从材质入手抓好工程质量,确保一次成优。在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创建上,他具体分析了隧道工程现场窄小,参与施工的工种、人员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制定了现场文明施工方案。他以安全生产为龙头,抓现场人员安全培训,现场料具清整及各项内业管理工作,杜绝了各种安全事故隐患,实现了零伤亡。
大 爱
无情未必真豪杰。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姚志军一直以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面对大家。20多年来穿山越岭的摸爬滚打,14个项目、数以千计人的朝夕相处,让他对“博爱、团结、团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项目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他以老大哥的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说:大家在一起的时间比家人呆的还要多,都要珍惜这种感情。
多年从事技术工作,养成了他重视新技术员人员的培养,他总是毫无保留将自己所学技术业务传授给他们,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他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他们,经他培养的技术人员有部分担任了项目经理、副经理,有的和他一样担任了项目总工程师,大多数已经是各个项目上的技术骨干,大家都很尊重和爱戴他。
在雀儿山隧道进口施工的中建五局只要有技术上的求助,姚志军总是毫不犹豫翻过山去指导他们制定施工方案;四川路桥施工的德格隧道出现塌方邀请他帮忙,他立即前去帮助制定抢险方案;甘孜州交通局领导和质检站领导来工地检查时,每次在隧道洞口见到他就会高兴的说:姚总在就放心了。高原隧道施工的许多技术问题,业主、监理以及兄弟单位都会咨询他,他也会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每年冬歇期项目放假,他都会把项目上的留守人员、技术资料、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一切工作安排妥当,自己才最后一个人下山。
姚志军的外公、岳父、父亲都是老辈的中铁一局人,现在他两家在一局工作的就有8人,他从小就跟着外公在工地上玩,对一局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92岁的外公已经有病卧床5-6年了,每次见到他还不停地问在哪儿干项目,干的怎么样?母亲患有肝癌,父亲得了糖尿病,相濡以沫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还要照顾多病的这些老人,自己常年在外难以分担,武广高铁呆了3年半,只回了一次家,而正是这种难以割舍的感情,让他得到的是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谈及这些,姚志军眼眶湿润地说:感觉最亏欠的是外公、父母和老婆孩子,等到雀儿山隧道“握手”了,希望多放几天假,好好陪陪他们。
其实我们心里很清楚,等到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的那一天,新的战斗也许早已开始了。
只要身体还能够坚持,一定要坚守到打通雀儿山隧道的那一天——只为今生不留遗憾,这就是姚志军的最大心愿,也是中铁一局四公司雀儿山隧道项目部全体参建员工的共同心声。(通讯员 李根学 贺志杰 余长江)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